南屏晚鐘(西湖十景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湖十景之一蔡幸娟演唱歌曲圓明園景觀徐小鳳的歌曲蔡琴演唱歌曲華晨宇蘇詩丁翻唱歌曲黃齡演唱歌曲鳳飛飛演唱歌曲費玉清演唱歌曲梁雁翎演唱歌曲小萍萍吳泓君演唱歌曲崔萍原唱歌曲
西湖十景之九的“南屏晚鐘”即指南屏山淨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東。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腳下是淨慈寺,傍晚鐘聲清越悠揚。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南屏晚鐘地理位置:杭州西湖區南山路55號(淨慈寺內)氣候類型:林木繁茂,石壁如屏開放時間:7:00-16:45門票價格:10.00元(包含在淨慈寺門票之內)著名景點:南屏山 淨慈寺出處:《南屏晚鐘圖》所屬國家:中國所屬城市:浙江省杭州市建議遊玩時長:1小時適宜遊玩季節:3月-5月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簡介,晚鐘迴響,南屏山:日暮南屏,如淨禪師塔,蓮花洞,石佛洞,法華台,少林摩崖題刻,居然亭,歡喜岩,幽居洞,周昌題書,家人卦,淨慈寺:寧散青煙,歷史沿革,運木古井,紀念濟公的鐘聲,寺院簡介,相關詩詞,西湖申遺歷程,交通信息,
簡介南屏晚鐘,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鐘圖》。儘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么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晚鐘晚鐘迴響南屏山一帶的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風,每當佛寺晚鐘敲響,鐘聲振盪的頻率傳到山壁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劇增大後形成了共振效應。岩石、洞穴隨之產生音響回波情況,增強了共鳴。同時,鐘聲還以相同的頻率在西湖水面上傳播,直達對岸的寶石山,碰上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回波迭起在天地間交響混合,共振齊鳴,悠遠清揚,經久不息,此時,在西湖水域的遊人就都能聽到佛國的清音了。南屏晚鐘南屏山北麓的淨慈寺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吳越國王錢弘俶為供養南山佛教開山祖師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慧日永明禪院”。地處怪石參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間。南宋時改名為“淨慈禪寺”,與靈隱寺,昭慶寺,聖因寺並稱“西湖四大叢林”。淨慈寺初建時就設鐘樓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舊鐘太小,重鑄一口重達10噸的巨鐘,因鐘聲洪亮,再加上寺後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鐘敲響,鐘聲更是穿穴迴蕩,傳播山谷,遠飄大半個杭城。清康熙南巡時,以天將破曉,“夜氣方清,萬籟俱寂,鐘聲乍起,響入雲霄,致足發人深省也”之由,改稱“南屏晚鐘”。北宋以後,淨慈寺與興教寺一布置一衰,歲月既久,南屏晚鐘的盛譽和勝況專屬於淨慈寺名下,淨慈寺建起了繪飾華麗的鐘樓,逐漸在為千年古剎最為迷人的吸引物。淨慈寺鐘樓歷經毀建,大鐘也廢而復鑄,最具規模的篝鑄,一次是在明洪截止十一年,信持夷簡禪師募休聚銅二萬餘斤,鑄成巨鐘一口,撞擊聲播遠壑,餘音繚繞。還有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新鑄銅鐘高三米,口徑二點三米,重喧十噸以上。鐘體內外,鐫鑄《妙法蓮華經》七卷及銘文總計六萬七千字;它採用“蒲牢雕龍”作鐘鈕,以八瓣蓮花為鐘唇,每瓣鑄有一處撞鐘點,其中六處鐘點上鑄有梵文。鐘脊上立南無毗婆尸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等七個佛龕。銅鐘在連年戰亂中悄然消失,鐘聲沉寂近百年。現在的鐘是日本佛教界1984年1捐資相助,重鑄而成的懸掛在重建的二層三檐鐘樓內。1984年12月14日,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為報答祖庭恩德,捐贈3千萬日元,由杭州制氧機廠鑄造大梵鐘一隻,大小與明代時相同,作為中日友好的紀念。銅鐘高3.6米,直徑2.3米,重1萬餘公斤,造型古樸,外面鑄有大乘法蓮華經共6.8萬餘字,每敲一下,餘音2分鐘之久。出淨慈寺,前有一碑亭。南屏晚鐘碑亭在淨慈寺前,為四石柱攢尖頂方亭。《西湖志》卷九:在南屏山淨慈寺前,舊稱南屏曉鐘,康熙三十八年聖祖仁皇帝御題十景,改南屏晚鐘,建亭其處。《湖山便覽》卷七:在寺門,面臨萬工池。宋陳清波、張擇端,明戴進俱有南屏晚鐘圖,聖祖御書四字,為十景之一,恭摹勒石建亭於此。今亭一九八六年建,有亭無碑。2002年立碑於亭中。南屏晚鐘1986年在杭州絕響百年的“南屏晚鐘”獲新生。1986年11月21日上午10時許,108下雄渾壯闊、沉鬱磅礴的鐘聲,迴蕩在杭州群山、碧湖上空,宣告了絕響百年的“南屏晚鐘”的新生。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賓、僑胞、遊客聚集在淨慈寺鐘樓內外,舉行新年撞鐘除舊迎新活動。當第一百零八聲鐘聲響,正好是新春伊始之時。這一象徵著祥和、歡樂、安定、團結的活動,為古老的南屏晚鐘注入了新的涵義和魅力。“南屏晚鐘”是淨慈寺的美稱,成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鐘與雷峰夕照隔路相對,塔影鐘聲組成了西湖十景中最迷人的晚景。南屏山:日暮南屏南屏山是九曜山的分支,此山山峰聳秀,怪石玲瓏,棱壁橫坡,宛若屏障。因地處杭城之南,有石壁如屏障,故名南屏山。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像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山巔主峰慧日峰海拔131米,由二疊系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峭壁、空穴,石景頗多,尤以北麓“南屏晚鐘”之景稱勝西湖之上。山上有多處古代摩崖題刻和佛教古蹟留存至今。林木以櫟、松為主。舊時山麓多佛寺,名曰:佛國山。此處有史跡十餘處。如淨禪師塔出淨慈寺後門石板小道的東側是如淨禪師之塔。據說如淨大師系日本曹洞宗派之師。至今每年還有日本曹洞宗派的弟子來此朝拜,這在日中友好活動上有一定的意義。以此往西,但見林木茂密,此處景色燦爛鮮妍,無數石峰和洞壑隱於林下的草際,重重疊疊,觀古藤滿枝、荊棘遍地,使人感到深不可測,真有深山野岙之感。蓮花洞在南屏山淨慈寺後,沿寬約50厘米的小道盤旋西行不遠即見。蓮花洞屬地表石灰岩經長年溶蝕後形成之溶溝。石佛洞在南屏山蓮花洞右側,屬石灰岩溶溝。《淨慈寺志》卷十三:“兩石相夾如龕,內鐫石佛二像。其左壁胡中丞宗憲刻大楷書‘寰中天室’四大字,徑一尺二寸。”法華台又名雨花台。由於它拔地數仞,巍然特立,故又名獨秀峰。少林摩崖題刻位於蓮花洞上方。“少林岩”相傳系嵩山少林寺禪師雲遊至此面壁入定之處。上刻大楷書“少林”二字,徑達三尺,今猶存,系宋樓鑰書。居然亭明朝時洞口原有“居然亭”,據史料記載居然亭在淨慈寺後。《湖山便覽》卷七:在蓮花洞前,明嘉靖間,刑部照磨張文仁為紹興守洪珠築,取朱子“一日茅棟成,居然我泉石”句為顏。歡喜岩在南屏山慧日峰下,從蓮花洞一直右行即是。《西湖志》卷五引《錢塘縣誌》:“兩石離立相對,望若老翁邂逅狀,其一巨首如戴笠,頷下鏤小佛像,眉睫剝落,崖上題名漶滅不可辨矣。”現可見三尊小石佛,頭部已毀損,基座及頭飾清晰。幽居洞從南屏俱樂部入口右行至山脊,可見一埋設水管的小道盤旋而上此處門若垂簾,亦名幽居洞,俗稱仙人洞。《湖山便覽》卷七:“相傳葛仙翁修煉之所。中可布兩席,有摩崖艮卦及損卦辭,皆隸書,字徑六寸,左有小石門,傴僂而上,可登琴台。今在小有天園。”凹洞下可見“南枝”、“壬申”、“鳥啼”等字樣。左有小石門,可慢慢而上,到達上面即是米沛所書的“琴台”。南屏晚鐘周昌題書在南屏山家人卦旁。摩崖正書“南山之隈,白石巍巍。上有丹崖,下有琴台。彌天然師,與我游哉。勒名石堅,庶播將來。至正甲午仲春,吳興周昌書於南屏石壁”。今日尚難尋到蹤跡。家人卦南屏往西,便是最著名的“右司馬溫公”的“家人卦”。摩崖題刻,司馬光隸書,“家人卦”縱七尺四寸,橫六尺,隸書十二行,行十七字,徑五寸。家人:“利女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初九,閒有家。悔亡,象曰:閒有家,志未變也。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淨慈寺:寧散青煙歷史沿革淨慈寺位於南屏山慧日峰下,面向西湖,為杭州著名叢林寺院。五代吳越忠懿王錢弘俶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創建。初建時,名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潛禪師入寺,由他首先開壇說菩薩戒,署號為慈化定慧禪師,並由吳越王賜紫伽黎,成為淨慈寺開山祖師。道潛禪師道行較高,各地僧眾來寺參學者,常在500人以上。後周顯德二年,道潛向錢弘俶提出請求,將黃妃塔下地宮內的金銅羅漢十六尊移置淨慈寺,錢弘俶也夢見十六尊者要求隨道潛入寺,以為靈驗,故又加道潛師號應真,所建羅漢殿亦稱應真殿。五代高僧貫休所畫的十六羅漢圖,後人稱為“十六應真像”,今存杭州碑林。道潛於宋建隆二年(961年)圓寂後,吳越王從靈隱寺請延壽禪師主慧日永明院,為淨慈寺第一代住持。淨慈寺道潛和延壽都研習修持法眼宗,該宗是佛教禪宗五家之一,創始人文益禪師(885-958年)出生杭州餘杭,他吸收佛教禪、律各宗,融雲門、曹洞禪法自成“家風”,並著有《宗門十規論》。文益死後,南唐中主李璟追謚他為大法眼禪師,故後人稱為“法眼宗”。延壽禪師住持淨慈寺15年,有弟子1700人,並在寺內建造東西兩閣,廣集各宗精通教義徒眾,研討佛學,著《宗鏡錄》百卷,全書80餘萬言,是佛教界有名的經典著作。由於《宗鏡錄》是在永明院演法堂定稿,故將該堂改名為宗鏡堂,延壽為法眼宗三世祖師,名揚海內外。高麗國王聞訊後,特遣使臣送來禮品,派國僧36人前來求法。法眼宗教法傳布國外。延壽於宋開寶三年(970年)奉吳越王錢弘俶之命在月輪山建造六和塔鎮潮。延壽是杭州佛教的傑出人物,他圓寂後,宋太祖加謚為“智覺禪師”,後人以寺名稱其為“永明禪師”,稱其塔為“永明祖塔”。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淨慈寺改稱壽寧禪院,建炎二年(1128年)改為淨慈禪寺,紹興十九年(1149年)改為淨慈報恩光孝禪寺。嘉泰四年(1204年)淨慈寺大火,除山門外,余均灰燼。宋嘉定三年(1210年),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淨受法,住持建康(今南京)清涼寺。後兩度來杭住淨慈寺。如淨原在雪竇寺出家,從智鑒學法,為杭州高僧真歇清了兩傳弟子,參學臨濟,得法於曹洞,成為一代宗匠。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高僧永平道元(1200——1253年)兩次入宋,得如淨授法,回國後傳曹洞宗,奉如淨為日本曹洞宗祖師。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淨慈寺焚毀後,經古田德后土、愚及至慧、方山文寶等禪師悉心策劃,先後修建了觀音殿、大殿、羅漢殿、法堂等,並重建山門,恢復舊貌。明洪武、正統兩朝,淨慈寺又遭火災損失嚴重。先後由住持法淨、宗妙募資修復。清康熙五年(1666年)將原建在大慈山下的永明祖塔遷建於淨慈寺東,門額為“極樂世界”。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時題“淨慈禪寺”額。四十四年(1705年)山門及鐘樓被焚。四十六年(1707年)修復,至四十九年告竣,康熙制“重修淨慈寺”碑文,立石於寺前,並建“御碑亭”。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萬工池、永明塔院等處。乾隆九年(1744年)寺宇重修,十六年(1751年)乾隆游寺,題“正法眼藏”匾額。太平天國期間,寺被焚毀。清同治後,略有興建並未復原。民國時期寺僧陸續募修,漸具規模,大雄寶殿是民國21年(1932年)開工,25年(1936年)落成,翌年陰曆四月初八(浴佛節)開光,殿高9丈6尺,長7楹,闊5楹。抗日戰爭,日寇侵杭,殿宇摧殘破損不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寺又經多次修繕。1955年曾全面整修,1959年又整修大殿並在殿西建濟祖殿,天王殿前建有“南屏鐘聲”碑亭。“文化大革命”時,該寺一度被占,有所損毀。後落實政策,發還寺產。1982年淨慈寺劃歸市佛教協會管理後,第一期工程整修了後大殿、客堂,第二期工程整修了金剛殿,南屏晚鐘亭、御碑亭、運木古井及照壁,1985年竣工。
運木古井關於運木古井的神話傳說:自從淨慈寺被火燒光,寺里兩三百個和尚沒處落腳,一個個像無頭蒼蠅,亂碰亂撞;當家老方丈更傷心,急得成天長吁短嘆,捶胸頓足;只有濟顛,卻像沒事人似的,仍舊拖著破蒲鞋,搖著扇兒,跑前跑後,嘻嘻哈哈。這天,當家老方丈對濟顛說:“濟顛,寺院燒成這個樣子,你一點也不難過么?”濟顛說:“燒都燒光了,難過有啥用場?再蓋座新的好啦。”老方丈說:“唉,蓋座寺院談何容易,要多少木頭!一時到什麼地方去募化呀?”濟顛聽了,哈哈大笑,說道:“師父,這你不用愁了,一切都包在我身上。”老方丈聽了,心裡想:莫看濟顛平時瘋瘋癲癲,到緊要關頭,他卻聰慧過人。前番怪我沒有弄懂他的意思,燒了淨慈寺。這次說不定他能募化到這許多木頭哩。於是點點頭,說道:“濟顛,建這大寺的木頭,你就去化個善緣吧!”濟顛聽了,笑道:“這我一定從命,只是我餓了!師父請請我才對呀。”老方丈嘆口氣道:“只要你能化到木頭,吃什麼我都替你辦到。”濟顛聽了,趕忙說:“說了算數。你就給我一壇老酒,兩隻狗腿好了。”南屏晚鐘當下,老方丈差人買來一壇老酒,兩隻狗腿送給濟顛。濟顛笑得眼睛眯成一絲縫,一手捧酒,一手拿肉,大喝大嚼了起來。等到狗肉吃光,酒罈底朝天,已是醉醺醺的了,就對老方丈說:“師父,我去化木頭啦,三天內,我把木頭都化來,你等著吧。我去啦!”說完,便一個斤斗翻進酒罈里--不見了。濟顛這一斤斗,一下就翻到四川。他來到一家大鄉紳門口,一股勁地敲木魚兒。那鄉紳聽見門外木魚響個不停,就出來問道:“和尚,你從哪裡來的呀?”濟顛回答說:“我從杭州西湖淨慈寺來的。”那鄉紳聽了點點頭道:“好遠的路呀。你到我門口來敲木魚做啥?”濟顛說:“因為我們寺院被天火燒了,知道你是個大財主,山上有的是森林大木,特地趕來向你募化一些木頭去蓋寺院。”那鄉紳問道:“你要多少木頭呢?”濟顛聽了,敲著木魚念道:“少不成,多不要,不多也不少,喏喏喏,袈裟蓋,袈裟包,蓋住包住就夠了,就夠了!”那鄉紳一看濟顛那件破得像絲瓜筋一般的袈裟,心裡不禁暗暗好笑:喔,原來是個瘋和尚呀!這件袈裟連枝樹椏兒也包不了,我樂得做個善人吧。便滿口應承下來。濟顛道聲謝,忙從身上脫下袈裟,朝一座山頭拋去。只見那袈裟隨風長,隨風大,一下子把整個山頭都罩住了。那鄉紳驚得目瞪口呆,做夢也沒想到這瘋和尚竟有這樣大的法力呀!不過自己已經有話在前,不好翻悔了。濟顛在山上挑選了一百株大樹,砍了下來,順著長江水放到東海,再漂進錢塘江。江上把關卡的見了,攔住木筏要抽稅。濟顛說:“這錢塘江又不是你家的,憑什麼要抽我稅?”把關卡的就說:“和尚呀,山是皇上的山,水是皇上的水,隨便什麼貨物經過水麵上都規定要抽稅。”濟顛聽了,笑嘻嘻地問:“喔,原來如此!從水面上過要抽稅,那么從水底下過要不要抽稅呢?”把關卡的聽到這瘋話也樂了,就哈哈大笑道:“和尚,木頭只會浮不能沉,你若有本事叫木頭沉到水底去,我就不抽你的稅!”話音才落,只見濟顛雙腳在木筏上用力一頓,“忽”的一下子,就連人帶木筏一齊沉到江底去啦。把那個把關卡的嚇得連滾帶爬,喊爺叫娘地逃走了。淨慈寺淨慈寺里的和尚,等了一天不見濟顛回來,再等一天還不見濟顛回來,一直等到第三天晌午,當家老方丈有點發急啦。猛不防濟顛從外面奔了進來,大叫大嚷道:“木頭到啦!木頭到啦!”老方丈慌忙出來,朝南屏大路上看看,什麼也沒有,還愣著哩!只見濟顛一把拉住他的手,大聲叫道“師父師父,快跟我來!快跟我來!”他們三腳兩步奔到伙房前面那口“醒心井”的旁邊。老方丈朝井內一看,嗨!果然有根又粗又大的木頭,在水面上一冒一冒的,高興極啦,忙叫一些和尚在井上搭架子,安上轆轤吊木頭。
這一來,轟動了所有和尚,大家一齊動手,沒一刻,搭好吊木架子。他們吊呀,吊呀,吊起一根又一根,吊起一根又一根,整整吊了兩天,一直吊到第九十九根大木頭時,不知是哪一個木匠說了聲:“夠啦!”被他這么一說,井裡的那根木頭就擱住啦,再也吊不動。這么一來,在造淨慈寺時,大家量來算去,就少這么一根正梁。後來淨慈寺的正梁,是濟顛用刨花和木屑捏成的,有點兒凹凹凸凸,跟別的寺院正梁很不相同。“醒心井”因為曾經是運過木頭,後來人們便叫它為“運木古井”。那根吊不上來的木頭,許多年來,還擱在井裡面哩。紀念濟公的鐘聲那日,濟公回到淨慈寺,頗有倦意,長老感激濟公為寺做了那么多好事,於是便做了一席上等酒席請濟公吃。而濟公卻一反常態,只拿起一碗酒一飲而盡,就停下了,長老覺得奇怪,便問:“道濟,為何今天只喝一碗酒?“濟公回答道:“一生一百一,亦是一個一,一僧六十一,一碗了一一。”長老聽不明白,正想問,濟公卻說:“師傅,你聽……”話音剛落,突然傳來噹噹當幾聲鐘響,長老奇怪,怎么這個時候撞鐘的呢,便走到窗前一看,只見夕陽西下,晚霞映天,遠處鐘聲陣陣,聲聲蒼涼。長老心頭一愣,回過頭來一看,只見此時濟公端坐在禪床上,雙手合十,雙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似醉非醉,面露笑容,長老連叫了幾聲,濟公都沒再回應。這一位可以點石成金而自己卻身無分文的窮和尚,這一位神通廣大心地慈祥又嫉惡如仇的羅漢,已經離開凡間,回去見佛祖了。長老為了紀念濟公,便規定以後每日黃昏時分,也就是濟公圓寂之時,敲響淨慈寺的大鐘,表示敬意。從此,使得淨慈寺又多了一處名勝,稱為“南屏晚鐘”。寺院簡介“淨慈寺,周顯德元年錢王俶建,號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潛禪師居之。潛嘗欲向王求金鑄十八阿羅漢,未白也。王忽夜夢十八巨人隨行。翌日,道潛以請,王異而許之,始作羅漢堂。宋建隆初,禪師延壽以佛祖大意,經綸正宗,撰《宗鏡錄》一百卷,遂作宗鏡堂。熙寧中,郡守陳襄延僧宗本居之。歲旱,湖水盡涸。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鰻魚游焉,因鑿井,寺僧千餘人飲之不竭,名曰圓照井。南渡時,毀而復建,僧道容鳩工五歲始成。塑五百阿羅漢,以田字殿貯之。紹興九年,改賜淨慈報恩光化寺額。復毀。孝宗時,一僧募緣修殿,日饜酒肉而返,寺僧問其所募錢幾何,曰:“盡飽腹中矣。”募化三年,簿上布施金錢,一一開載明白。一日,大喊街頭曰:“吾造殿矣。”復置酒肴,大醉市中,揠喉大嘔,撒地皆成黃金,眾自是畢集,而寺遂落成。僧名濟顛。識者曰:“是即永明後身也。”嘉泰間,復毀,再建於嘉定三年。寺故閎大,甲於湖山。翰林程珌記之,有“濕紅映地,飛翠侵霄,檐轉鸞翎,階排雁齒。星垂珠網,寶殿洞乎琉璃;日耀璇題,金椽聳乎玳瑁”之語。時宰官建議,以京輔佛寺推次甲乙,尊表五山,為諸剎綱領,而淨慈與焉。先是,寺僧艱汲,擔水湖濱。紹定四年,僧法薰以錫杖扣殿前地,出泉二派,鍫為雙井,水得無缺。淳祐十年,建千佛閣,理宗書“華嚴法界正偏知閣”八字賜之。元季,湖寺盡毀,而茲寺獨存。明洪武間毀,僧法淨重建。正統間復毀,僧宗妙復建。萬曆二十年,司禮監孫隆重修,鑄鐵鼎,葺鐘樓,構井亭,架掉楔。永樂間,建文帝隱遁於此,寺中有其遺像,狀貌魁偉,迥異常人。”後周顯得元年(954),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淨慈寺。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淨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蹟,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鐘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鐘聲在蒼煙暮靄中迴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鐘”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鐘暮鼓,香菸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972),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淨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鐘暮鼓,焚貝佛號,香菸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鐘的情韻,悠然成型。袁宏道《蓮花洞小記》“蓮花洞之前為居然亭。亭軒豁可望,每一登覽,則湖光獻碧,鬚眉形影,如落鏡中。六橋楊柳一絡,牽風引浪,蕭疏可愛。晴雨煙月,風景互異,淨慈之絕勝處也。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余常謂吳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園享,皆搜得者。又紫陽宮石,為孫內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將,挽錢塘江水,將塵泥洗盡,出其奇奧,當何如哉!”王思任《淨慈寺》詩淨寺何年出,西湖長翠微。佛雄香較細,雲飽綠交肥。岩竹支僧閣,泉花蹴客衣。酒家蓮葉上,鷗鷺往來飛。相關詩詞《浣溪沙》【晚清】陳曾壽修到南屏數晚鐘,目成朝暮一雷峰.曛黃深淺畫難工,千古蒼涼天水碧.一生繾綣夕陽紅,為誰粉碎到虛空.詩歌《南屏晚鐘》——揚眉西子湖的晚霞是輕柔的幔紗,升騰著杏色的水霧,籠罩著跌盪起伏的山巒;西子湖的餘輝是鳳仙的膏脂,塗抹著濕潤的香唇,熱吻著波光瀲灩的水面。南屏山似一幅寬廣的彩屏,遮蔽著北國吹來的朔風,把青絲飄逸桃腮嫣紅的西子,攬入寬厚的胸懷;南屏山似一匹絢麗的彩緞,覆蓋著青石嶙峋的山樑,給酥胸嫩肌玉足挺秀的佳人,穿上粉蝶的衣裙。山間的廟宇爬滿了的藤蘿,沉墜著煙紫色的花蕾;青磚黃瓦掩映在古柏香樟中,籠罩著天竺佛香的氣息。大鐘樓方正挺秀,依靠南屏的肩膀眺望著秀色的西湖;神運井古樸滄桑,飄散洱海的青煙涌立著金絲的楠木。青燈下,苦澀的青煙繚繞著殘舊的木魚;香案上,跳躍的燭火祈求著誠摯的心愿。芸芸善男信女,虔心禮敬心中的佛主,靜氣宣達意念的提升;蒼生黎民百姓,磕頭盼求來世的重生,合掌跪拜今生的富足。夕陽跌落在北高峰的山樑,將火紅的晚霞噴灑到淨慈寺的瓦脊。七尺六寸的大鐘猛然震響,一百單八聲的佛音響徹在南屏的山坳,傳播到西子湖的平疇,在寶石山的窟臼中激盪起共鳴的禪音,繚繞在三吳都會的杭城。聞聲而覺,覺我元性。這顫悠的鐘聲是佛主跳動的心脈,是對黎民百姓生存狀態的關注,更是淨土禪宗波及深廣的根苗。佛在嘆息:世上的苦是這般多,世上的難是這般繁,世上的情是這般深,世上的意是這般切,世上的…唉,我先救那個呀?佛在祈福:願天下,眾蒼生,聞鐘聲,煩惱去;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勤修煉,做好事,結善果,都成佛。嗨,要救就都救吧。南屏晚鐘
西湖申遺歷程到2008年12月25日之前,西湖老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鐘”碑亭前,總共約300平方米空地都要翻修。這也標誌著西湖申遺整治工程的全線動工。2009年五一前,西湖老十景都將完成整治。其中,雷峰夕照(御碑部分)、曲院風荷、柳浪聞鶯、蘇堤春曉、平湖秋月的整治春節前完成。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5次大會上,“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新的世界遺產名錄。來自杭州市的訊息稱,申遺成功後的西湖將堅持“六個不”。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為民族和人類保管好西湖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為子孫後代留下這寶貴的財富。交通信息南屏晚鐘位於淨慈寺南面的南屏山上,又可以乘坐公車到健康、淨寺站下車,步行上山。經過淨寺的公車線路:游1線/Y1(外環),游2線/Y2(內環),游3線/Y3,4路,游6線/Y6,游7線/Y7,觀光8號線,游9線/Y9/西湖觀光線(內環),291路,504路,808路,822路
相關詞條
南屏晚鐘(西湖十景之一)西湖十景之九的“南屏晚鐘”即指南屏山淨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東。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腳下是淨慈寺,傍晚鐘聲...
南屏晚鐘(崔萍原唱歌曲)《南屏晚鐘》是由崔萍1958年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同名專輯《南屏晚鐘》中。南屏晚鐘位於圓明園福海南岸邊,廣育宮東面。是一座十字型亭,亭外檐懸掛乾隆御書“南屏...
南屏晚鐘(徐小鳳的歌曲)《南屏晚鐘》是徐小鳳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專輯《徐小鳳三合一珍藏集》中。該曲原唱是崔萍於1961年發行的歌曲。...
南屏晚鐘(黃齡演唱歌曲)《南屏晚鐘》是由李聰作詞,常石磊作曲,黃齡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來日方長》中,發行於2017年05月15日。...
南屏晚鐘(蔡琴演唱歌曲)《南屏晚鐘》是由陳蝶衣作詞,王福齡作曲,蔡琴翻唱的流行歌曲,原唱崔萍。...... 《南屏晚鐘》是由陳蝶衣作詞 [1] ,王福齡作曲,蔡琴翻唱的流行歌曲,原唱崔萍。 [...
南屏晚鐘(蔡幸娟演唱歌曲)歌曲《南屏晚鐘》的台灣歌手是蔡幸娟收錄在其專輯《中國娃娃回想曲2》中的一首歌曲,該曲原唱是崔萍。...
南屏晚鐘(鳳飛飛演唱歌曲)《南屏晚鐘》是鳳飛飛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春風吻上我的臉》當中。...... 《南屏晚鐘》是鳳飛飛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春風吻上我的臉》當中。...
再見,南屏晚鐘《再見,南屏晚鐘》是由相梓執導,南吉和娜仁花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在中國傳統“家庭”概念制約下的兩代人的故事。當妻子發現丈夫與另一個男人在一起,她...
南屏晚鐘(梁雁翎演唱歌曲)《南屏晚鐘》是梁雁翎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離開那個不愛你的人》,1992年2月1日發行。...
南屏晚鐘(費玉清演唱歌曲)《南屏晚鐘》是費玉清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清韻悠揚 精選 (二)》,2009年07月發行。...
南屏晚鐘(華晨宇蘇詩丁翻唱歌曲)《南屏晚鐘》這首不朽的金曲,一直以來被很多歌手爭相翻唱,很多版本也都成為了經典,但不管怎么唱都是充滿歡快與柔情的。在“天籟之戰”的半決賽上,華晨宇對這首歌...
南屏晚鐘(圓明園景觀)在廣育宮東福海岸邊還建有一座十字型亭,亭外檐懸掛乾隆御書“南屏晚鐘”,此景與杭州西湖南屏晚鐘同名,是圓明園西湖小十景之一。...
南屏晚鐘(小萍萍吳泓君演唱歌曲)《南屏晚鐘》是馬來西亞歌唱家小萍萍吳泓君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雅歌萍韻》。...
南屏晚鐘_崔萍《南屏晚鐘_崔萍》是一首發行於2001年2月1日的粵語歌曲,由崔萍演唱。...... 《南屏晚鐘_崔萍》是一首發行於2001年2月1日的粵語歌曲,由崔萍演唱。...
崔萍(歌手)南屏晚鐘 (收錄於《留聲歲月 Vol.2》) 2005-06-21 今宵多珍重 (收錄於《留聲歲月 Vol.1》) 2005-06-21 上學歌 (收錄於《哈寶寶我來了》) 1998-01...
陳蝶衣他的《鳳凰于飛》、《南屏晚鐘》、《情人的眼淚》到現在還有人能翻唱,就非常說明問題了。這說明他們的東西是真正的中國流行歌曲。我都不敢保證我的歌曲能夠在幾...
西湖十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蘇堤春曉、斷橋殘雪、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雙峰插雲、南屏晚鐘聞名。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臨其...
蔡淳佳[21] ;同年9月8日,蔡淳佳受邀第三次參加了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並在晚會上演唱了歌曲《南屏晚鐘》 [22] ;同年年底,蔡淳佳還主演了個人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王福齡1989年逝世於香港。 王福齡主要代表作品有《我的中國心》、《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鐘》、《鑽石》、《不了情》(1961)等。人物關係 糾錯 關閉糾錯 ...
蘇詩丁2016-12-18 東方衛視《天籟之戰》 演唱《人間》、《南屏晚鐘》、《你好嗎》 2016-11-06 東方衛視《天籟之戰》 演唱《千年之戀》 2016-10-23 東方衛視《...
鄭佳艷傳統戲,在新編歷史京劇《南屏晚鐘》中,鄭佳艷飾演的鄭淑君受到行家的好評。代表劇目有《天女散花》、《霸王別姬》、《貴妃醉酒》、《鳳還巢》、...
明月幾時有(歌曲)她的《今宵多珍重》、《夢裡相思》、《南屏晚鐘》直至今天,尤其是1961年唱的《心戀》,還讓人回味無窮。明月幾時有鄧麗君、王菲演唱歌曲 編輯 ...
淨寺淨寺位於西湖西側,始建於五代吳越國時期,其傳頌著濟公和尚與運木古井的故事;因寺內鐘聲響徹,在南宋時譽為“南屏晚鐘”,且成為西湖十景之一。椐杭州市史料記載:...
尹歆怡02. 南屏晚鐘 08. 我會好好過 03. 伊人紅裝 09. 鳳凰于飛 04. 青花瓷 10. 白月光 05. 秋意濃 11. 花心 06. 我的未來不是夢 單曲 歌曲名稱...
梁波羅南屏晚鐘 02. 清晨 10. 賣木瓜 03. 憶江南 11. 含苞欲放的花 04. 賣湯圓 12. 湖畔夜歌 05. 星 13. 雨點落在我頭上 06. 美麗的姑娘瑪利亞 14...
熱門詞條
網易信箱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狀元樓
HBA
攝影
巴塞隆納
保劍鋒
黃金倉鼠
蠶豆
妹子
拉彌亞
不能結婚的男人
威瑞森電信
看電視
李孝利
海產
韓一館
維爾茨堡
金與正
清教徒
磁釉
鐵甲威蟲之騎刃王
Sandbox
voip
空氣污染
螺旋藻
US-984XN
別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