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开张后把全国名面集而汇之,中国面条除手工亦可机械操作,但国内机器转速太快,改变面条质感不好吃,听说有日本有一种转速慢能仿人工的机器,为一台压面机,他尽然三次去日本,还真淘来一台这样的圧面机,最终解决了关建问题,但从日本把机器运回来,可没少费周折。 面馆开张,台湾卤肉面、麻油鸡面是台湾本工没的说,由其是卤肉面那是高家祖传,高三爷得奶奶真传,曾自信的说,这卤肉如果他说是第二,那就没人敢认第一,其他担担面、臊子面、裤带面、刀削面那是长项。但在北京开面馆,炸酱面、北示京氽面必不可少,高文麒请盟兄冯二爷做指导,一个台湾人愣把老北京炸酱面,做的连北京人翘大拇指。
正当面馆开的风声水起时,高先生忽然关了店,有很长时间听不到消息,只在年前聚会时说,他受面馆启示到上海要开一家以米饭为主题的餐厅,专心研究怎么把米做得好吃。用高三爷的话说:"所有的饭店都在卖菜,我们就要专注于卖米饭!"。4月,网传上海静安南京西路丰盛里开张了一家新店,叫嗑米。哇,三爷的店开张了,上海著名美食家沈嘉禄品过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他一顿吃了5碗饭,其中,越光大米配卤肉、京西米配盐烤肉最好吃。
问起为什么做嗑米,三爷说,中国历史上食用大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期,而直到战国末期才有面片,但现在到处可以看见面食专卖店,却没有米饭专卖店,米饭变成餐桌配角,大多数饭店吃的都是菜,米饭可有也可无。着呀!中国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叫五谷为养,用五谷养生最适合中华民族体质,随着膳食的改变,病从口入,当下如三高等诸症,多与饮食有关,大多都吃出来的,所以中国人少吃肉多吃饭,嗑米要比嗑药强。中国的大米大致可分南北两大类,北方的粳米和南方的籼米,籼米有籼米的特点,粳米有粳米的个性;大类下面,每一种米又有自己的特性。高三爷从无数的大米品种中选择出6款风格特性鲜明的米,分为日本的北海道七星米、生拔米,丹东的越光米,五常的稻花香,增城的丝苗米和京西米等。这些米的弹性、香度、黏性各不相同,可以代表不同特性的米。哈尼族的红米,煮出来是浅粉色,很好看,但口感不太好;黑米、紫米、野米都有一点市场,但都不是长久的市场。嗑米的饭因为米好,空口吃也很好吃。绝大多数人没有真正吃过米饭的味道。如果你吃一碗米饭,不配任何东西,只聚精会神地品尝米饭的香味,细嚼慢咽之后可以吃到米饭的甘甜。不同的米饭都有不同的甘甜,以及甘甜开始呈现的时间、持久度、香味、口感。除了丝苗米专做腊味蒸饭不单卖,其他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米卡,从产地到口感,事无巨细。另一边是几道适合配饭的菜品,分为绝配和其他。比如京西米配盐烤五花肉、七星米配味噌烤鱼、越光米配苔条鲍鱼卤肉等。
为了让食客品尝到米饭的真味,嗑米的用餐有自己的流程:食客进门,以汤代茶,汤是米汤,以米汤替代奉茶;客人点餐,先看的是"饭单",再选菜。菜不能随意选,米有个性,每碗饭都有最适合的配菜,苔条鲍鱼卤肉和京西米、生拔米、越光米搭配都协调,独独与稻花香无法组CP;稻花香饭粒表面较松,容易吸收汤汁和油,饭粒变软,影响口感。所以要看饭下菜,每种米饭大约有4道~5道主菜,以及三四样小菜可供搭配。
现推荐一款到嗑米的必点米饭,越光米+鲍鱼卤肉套餐,价68元,各位不仿去尝尝。刚才我曾介绍过高三爷的家传卤肉一绝,而且此肉是面米百搭,卤肉和越光米完美结合,口感极佳,鲍鱼卤肉的肉用手工切碎,不能大也不能小,每一块都保证皮、肥、瘦兼有,加入了蚝干和鲍鱼同煨而成,为了提鲜味,还配了一小叠剪碎的海苔,倒入卤肉里拌一拌,不仅解腻还提香。
本文转载微信公众号鼎厨餐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